周通世俱杯替补登场 0-10 惨败后直言:我不配谈国足话题
北京时间 6 月 16 日凌晨,2025 年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(世俱杯)C 组首轮比赛中,新西兰奥克兰城队以 0-10 的悬殊比分惨败于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。第 66 分钟,中国球员周通替补登场,成为首位在新版世俱杯亮相的中国球员。尽管他在场上不惜体力地奔跑、抢断,并在补时阶段主罚角球制造威胁,迫使拜仁门将诺伊尔飞身扑救,但这场惨败让 35 岁的周通在赛后采访中直言:“我不配聊这个话题。都‘0 比 10’了,也就没什么资格侃侃而谈。中国队又一次梦断世界杯?可这就是中国足球的现状。”
米兰体育官网一、世俱杯首秀:半职业球队的悲壮亮相
奥克兰城作为大洋洲冠军,以半职业身份参赛,主力球员多为教师、销售等兼职球员,与拜仁等欧洲豪门的职业体系形成鲜明对比。面对科曼、穆勒等世界级球星,奥克兰城从开场便陷入被动,上半场即被打入 6 球,最终以 0-10 创下世俱杯历史最大分差。周通的登场虽未能扭转战局,但其积极态度和技术细节(如传球成功率近 90%)仍获得外界认可。他赛后表示:“能参与顶级赛事是种荣耀,但 0-10 也是耻辱。我们会拼尽全力,挑战强者。”
二、周通的反思:用惨败照见中国足球的困境
当被问及对国足换帅、重建等问题的看法时,周通选择回避:“我从未入选过国家队,现在球队输成这样,没资格评价。” 他的言论看似消极,实则折射出中国足球的深层矛盾 —— 当国内球员仍在为高薪和留洋 “镀金” 争论时,周通已在大洋洲半职业联赛中,以场均 12500 米的跑动数据(远超部分中超球员)证明职业态度。他强调:“亲身参与顶级赛事的体验,比侃侃而谈更有说服力。”

三、从替补到首发:老将的 “跳出舒适区” 哲学
周通的职业生涯充满转折。2023 年,33 岁的他放弃中超稳定收入,随妻子移居新西兰,加盟奥克兰城。尽管球队薪资低廉、训练条件简陋,但他通过社区教练工作推动当地华人足球发展,并在预选赛中罚进制胜点球,帮助球队晋级世俱杯。短短 5 天内,他从替补跃升为首发,创下中国球员在世俱杯的两项纪录。这种 “跳出舒适区” 的勇气,让球迷感叹:“当中超球员忙着争夺顶薪时,周通在世界角落找到了尊严。”
四、争议背后:足球需要的不是豪言,而是行动
周通的 “不配论” 引发舆论两极分化。支持者认为这是对国足现状的清醒认知,批评者则认为他应更积极发声。但正如他在采访中提到的:“足球永远靠脚说话。” 当拜仁在领先 10 球后仍坚持高强度攻防时,周通看到的是 “对足球的尊重”。这种态度,或许比任何建议都更值得中国足球借鉴。正如新华社评论所言:“真正的改变,藏在每一个普通球员日复一日的训练里。”
随着奥克兰城提前出局,周通的世俱杯之旅即将落幕。但他的故事 —— 从替补登场到创造历史,从惨败反思到谦卑前行 —— 或许能为中国足球提供一面镜子:唯有放下身段、正视差距,才能在荆棘中找到出路。